慈善不只是“詩與遠方”,更是“實與近”。“詩與遠方”代表了慈善的精神層面。“實與近”是指慈善需要關注邊、近與實的需求。我們做慈善要同時把握精神層面和現實需要,兩者是密不可分、相互統一的。既要了解慈善真善的道德追求,也要了解共同分享,以回報社會。
香港慈善基金會每年舉辦的香港小學生的宗旨就在於可以讓更多的小朋友從小就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有句古話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法律就是規矩,只有每一位公民都可以遵紀守法,這樣法律才能夠行之有效,而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慈善體現了中國傳統價值觀和哲學思想,體現了對真善美的道德追求。慈善是“仁”,是人類的“德”。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我們實現精神變革。思想的變革應該是精神追求的層面。我國傳統價值觀中提到的慈善境界是“人性本善之初”和“真善之心”。作為慈善家,他首先踐行了中國傳統價值觀,其次,與善結伴是一種自強,是最大的獲得者。他從慈善中得到一種快樂,所以他心情很好,不會迷失自我。慈善體現的是共享,體現在物質、精力、精神、情感、信仰等方面。今天的慈善事業不再僅僅是重大事件發生時湧現的志願者,而是一個個小小的志願服務和志願行動。未來的“大”是由一個小的志願服務組成的。當今社會,除了物質捐贈,很少提到思想捐贈、時間捐贈、愛心捐贈。我們只了解艱苦的慈善事業。說到慈善事業,我們是用錢來衡量的。在物質方面,我們缺乏對與人交流、心理支持、為他人提供就業模式、讓人走出孤獨等軟慈善的理解。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親近和現實做起。慈善是未來我們身邊的方向之一,慈善服務一定會回到我們身邊。
做好慈善事業的精神需求和現實需求,需要考慮受助群眾的實際需求。比如給山區的孩子捐書,結果孩子根本沒有時間看,有人捐電腦,但是因為沒有老師,沒有課本,沒有需要,拿到布套就再也不用了。慈善,一定要考慮被幫扶居民的需求,需求要建立在真正了解和調研的基礎上,不是立足於自己,把慈善視為理所當然,而是以被幫扶的需求為導向,不調研,既沒有話語權,也沒有決策權。
做好慈善的精神層面和現實需要,需要靠國家做後盾。國家政府要完善慈善立法,加強對網絡慈善的監管,建立慈善組織,合理登記、有效有序、需求受理、規范服務。慈善是精神需要和現實需要的有效結合。慈善要以精神層面為信仰,以現實需求為行動,讓慈善成為全民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發揮慈善的最大價值。
相關文章: